南湖基金小镇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首位,严格监管,实现金融风险监管的全覆盖。在发展历程中,南湖基金小镇积极探索金融安全示范区之路,建立“立体式”金融监管体系,实现了三个“全国最早”:最早审核基金资质,建立“红黑名单”制度,禁止“黑名单”基金,鼓励“红名单”基金,做到“事前监管”;最早推行“有条件备案”制度,进行基金备案,建立动态跟踪监管制度,做到“过程监管”;最早建立线上监管服务平台,从资质审核、风险预警、数据分析等八个方面入手,做到“全面监管”。
南湖基金小镇对每一家入驻的基金进行严格把关,对基金的资金来源、资金去向、投资项目和利益分配实行层层监管,为入驻基金筑起了一道金融安全的“防火墙”。
事前监管
“黑名单、红名单”筛选制度。为快速、便捷筛选优质基金和互联网金融企业,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南湖基金小镇秉承“先规范、再发展”的理念,依托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发布的权威信息,率先建立小镇门槛准入机制——“黑名单、红名单”筛选制度。这一筛选制度的核心是基金小镇严格把关,对拟入驻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投资方向、投资案例和入驻门槛等内容进行审核,加强源头管理。对“红名单”诚信企业重点引进,而对严重失信的“黑名单”企业则严格禁止。
在具体实施上,由嘉兴市南湖基金小镇建设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公司”)协助嘉兴市南湖区金融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区金融办”)进行源头管理。首先,开发公司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系统、基金业协会公示制度以及“网贷之家”等权威信息建立“黑名单、红名单”机制,并进行实时更新。其次,开发公司将“黑名单”、“红名单”上报区金融办,如实告知该企业需入“黑名单”、“红名单”的原因,提交区金融办进行审批。最后,由区金融办最终决定该企业是否被列入“黑名单”、“红名单”。
过程监管
“三级筛选”管理制度。为使监管到位并严控金融风险,南湖基金小镇在“黑名单、红名单”筛选制度的基础上,对拟入驻企业建立“三级筛选”流程管理制度。
高级筛选:企业完成工商注册、变更手续后,需在募集资金后20个工作日内提供相关资料到南湖区金融办进行报备,由开发公司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对未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企业,建立有条件备案制度,由区金融办对其股东结构、股本结构、验资报告和资本募集合法说明书等重点内容进行备案审核,真正实现对投资企业有案可溯,有据可查。
全面监管
“动态跟踪”监管制度。2015年以来,各地相继出现投资类公司涉嫌非法集资的案件,致使部分群众财产蒙受损失,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充分显示了加强投资类公司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为此,南湖区金融办专门设立动态跟踪服务机制,建立线上监管服务平台,从资质审核、风险预警、数据分析等八个方面入手,对南湖基金小镇的入驻企业实行运营监管,实时保障南湖基金小镇生态圈内的金融安全,防止非法集资的出现,营造有序、稳定和健康的金融环境。
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在线监管服务平台“资质审核”模块于2017年3月28日上线,并于2017年5月推出2.0版本。该平台秉持金融科技与小镇建设相结合的理念,依靠蓬勃兴起的新技术,为入驻小镇的每个企业提供一个独特的ID,进行数字化监管。基金小镇的线上监管平台可实现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一是基金小镇监管平台实现对每一个存量企业的风险评估,若平台发现私募投资基金存在潜在风险,风险预警系统就会启动。该平台可以根据企业信息管理模块中的注册时间、认缴金额、实缴金额等指标,对备案信息不实、信息披露不完全的入驻机构进行自动筛选、动态跟踪,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稳健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是通过线上数字化监管,基金小镇可以随时查阅和统计企业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对申报企业的“零公里”审批、对入驻企业的无纸化监管,从根本上节约了基金业务人员处理繁琐流程的时间,减少金融成本、提高金融效率。
三是通过嘉兴市南湖区金融办的信息渠道,基金小镇监管平台也为入驻的投资类企业推送相关资讯,使投资人掌握最新监管动态,解决对监管信息掌握滞后的问题。
南湖基金小镇还成立了金融风险防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加大了对财富类、投资类公司的监管力度,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事后风险处置,降低风险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事前监管、过程监管、全面监管“三步走”的监管制度体系,为南湖基金小镇筑起了一道金融安全的“防火墙”,实现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良性互动。展望未来,南湖区金融办和南湖基金小镇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创新能力,为入驻企业打造更加健康、安全、有序的金融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