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73-82850825
  •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小镇动态
    小镇动态news
    金融监管政策日趋变严 应加大力度推进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2018.01.19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自今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三项任务后,十九大再次重申了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而守住这一底线则要通过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来实现。


    金融监管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在当今网络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在便捷性这一特点上发挥着明显优势,但便捷性意味着给网络安全设置了一个较低的门槛。在网络安全风险的不断升级下,只有充分保证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由于将高风险性的资金融通和开放性的互联网环境进行结合,涉众性的风险会因此增多,互联网的风险传染性也会更大。这就需要从监管层面进行加强,从而保障互联网金融的有效发展。


    从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来看,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法性不能得到明确界定,使得投资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二是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以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等形式存在,存在相应风险;三是互联网金融在法律方面的规范存在漏洞,其制度的约束力较弱,在行业自律方面也存在着相对缺失的情况。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潜伏性较大,技术层面也存在操作隐患,其信用信息审核以及风险管理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操作支持,这与正规的金融机构相比存在更大的技术性风险。近期,消费金融标准、私募基金管理条例、资管业务指导意见等监管政策不断推出,也预示了国家将从更高的层面为金融领域带来机制保证,促进金融监管部门的相互配合,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监管平台全程式审核防微杜渐


    对于企业来说,严格的监控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在完善的监管体系下,每个企业头顶都悬着一把利刃,实时监控企业的行为。而同样的,一旦具备强有力的监管能力,客户便会对企业产生信任感,也更有助于其品牌的树立。


    近两年来,特色小镇如星星之火般在长三角这一块区域迅速发展,进而蔓延至全国。特色小镇模式正是产业创新的典型代表,其中基金小镇、金融小镇作为金融集聚区,应关注金融风险的防控,对入驻企业也应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给予企业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各地政府、金融办也应正确引导基金小镇的发展方向,发挥巨额资本集聚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增长。


    以全国首家私募股权投资产业集聚的基金小镇为例,南湖基金小镇将金融科技应用于监管领域,打造“监管服务平台”,为基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了强心针。据悉通过“红黑名单”的筛选,企业拒绝率已达50%以上,从而降低了小镇金融生态圈的系统性风险。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监管的不断深入,全程式审核也将成为行业新的监管方式,南湖基金小镇的监管服务平台可以做到实时更新基金服务的进度,并根据注册时间、认缴规模及实缴规模等各项指标,进行系统筛选、动态跟踪,为安全、稳健的金融生态圈的构建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近日也表示要加大力度推进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和中央监控系统建设,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来武装监管,不断提升监管的科技化和智能化水平。做好监管平台,南湖基金小镇睹始知终,将风险从细微处杜绝,为行业健康发展出力。